學校家課政策

  • 家課的功能
  1. 適量而有效益的家課,能鞏固學生於課堂學習所獲得的知識或新課堂作準備,促進  自學;
  2. 協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度及困難,亦讓教師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展,從而作出適當的跟進;
  3. 促進學校與家長更緊密地合作,讓家長了解子女的學習進展,從而作出適當的跟進。
  • 訂定家課指引
  1. 配合不同年級學生的不同需要,訂定各級各班的家課種類和數量時,必須考慮學生  在課餘需要空間參與其他活動;
  2. 配合學生及課程發展的需要;應就家課的質量、類型及均衡性作出考慮與檢視。
  • 家課設計

教師每天安排適量和有效益的家課,以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。家課定義除一般作業、 工作紙、補充和抄寫練習外,還包括: 

  1. 課前的預習和課後的延伸學習 
  2. 專題研習、觀察及記錄 
  3. 資料搜集、調查、訪問 
  4. 製作模型、圖表、報告 
  5. 閱讀、創作、表演 
  6. 溫習、自評、反思… 

    備註:家課種類及簡稱詳見手冊第23頁。 科任老師會因應學生的不同能力,   安排家課調適。(有關科任老師會聯絡家長)

    • 家課數量
    1. 先協調各科的家課量,讓學生身心達致均衡發展。
    2. 家課以主科為主,每個主科每天最多只能給予學生 2 份功課 (假期前可給予 3 份)。
    3. 除校本課業外,老師也就學習需要安排學生進行網上延伸學習,讓學生能把所學習的加以鞏固或延續下一課節的學習上。
    • 完成功課時間
    1. 為照顧學生的學習需要,科任老師會先在課堂上指導學生部分功課內容,讓學生能  自行在功輔班或家中完成剩餘部分。
    2. 學校於星期一、二及四特設「導修課」,讓學生能有空間向老師請教功課上的疑難,解決學習上的難點,並在校完成部份家課。
    3. 各級學生每天用於做家課的時間見下表,但實際完成時間會因應學生的能力   不同而有所差異。

    級別

      一、二年級

    三、四年級

    五、六年級

      所需時間

    30-45 分鐘

    45-60 分鐘

    60-90 分鐘

     

    • 家長的配合
    1. 協助子女明白做家課的目的和對學習所帶來的正面果效。 
    2. 讓子女明白做家課是他們的責任。 
    3. 營造寧靜的學習環境,讓他們專心做家課。 
    4. 提醒子女按照手冊完成每天家課,養成作息有序和有效管理時間的習慣。 
    5. 培養子女複查家課的習慣。 
    6. 多用「間接參與」的指導方式,多鼓勵子女獨自完成家課。 
    7. 給予子女適當的鼓勵與支援。 
    8. 對子女的學業成績有合理的期望。 
    9. 留意教師對子女家課的批改或評語。 
    10. 細閱學校提供的家課資訊。